
疫情高峰过后,大部分阳过的患者都遗留有慢性感染后
同事小王的婆婆今年70岁,身体一向硬朗,无
入科检查:血压180/80 mmHg,面部虚浮,甲状腺未及肿大,心肺腹查体(-),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血
本病例特点为:(1)老年女性患者,以头晕、四肢乏力为主诉;(2)查体:血压180/80 mmHg高血压、面部虚浮、双下肢轻度浮肿;(3)实验室检查:钾离子 2.8mmol/L(正常值 3.5~5.5 mmol/L)查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提示血浆肾素浓度降低,醛固酮为正常水平低值。综合分析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性大,结合病史,患者有近两月来服用甘草制剂史,考虑为甘草制剂引起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PHA)。
问题一:什么是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pseudoaldosteronism,PHA)又称Liddle综合征,是1963年Liddle等首先报告,故亦称为Liddle综合征,是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血症但无醛固酮增多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与
问题二: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表现为全身乏力,四肢麻木,不能站立行走,
1.
2.低血钾: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可出现低血钾。低血钾表现为嗜睡、全身乏力、四肢麻痹等。
3.血压升高:甘草制剂引起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常表现为血压升高、
4.醛固酮水平低:实验室检查常发现血醛固酮水平低,但尿17羟和17酮类固醇以及ACTH试验均无异常,可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问题三:甘草制剂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机制是?
甘草是中药方剂里广泛使用的一味中药,味甘、性平,具补脾益气、润肺祛痰、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作用,古代文献均记载甘草无毒,并称其和百药解百毒。现代药理研究其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即甘草酸)、甘草次酸及黄酮类化合物。
甘草及甘草酸制剂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复方甘草片、复方甘草合剂治咳嗽;
1.甘草制剂其活性成分甘草次酸与人体中醛固酮的分子结构类似,可以直接作用于盐皮质激素受体,是该受体的弱激动剂,在体内模拟醛固酮发挥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引发水钠潴留、血压增高等醛固酮增多症状。
2.甘草酸及其衍生物可明显抑制5-和12-脂氧合酶和环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抑制组胺的合成与释放使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减少,血管阻力增加,因而血压升高。
3.甘草活性成分之甘草次酸竞争性抑制醛固酮在肝脏内的代谢,并且醛固酮代谢中多种酶的作用也可被抑制,导致体内醛固酮作用时间延长,提高了循环系统内的醛固酮水平,从而增加集合管排泄K+,导致尿钾增高,可出现
问题四:甘草制剂引起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如何防治?
1.合理使用甘草及其制剂:不宜大剂量久服,如研究发现剂量复方甘草片>10g/d(每片含
2.甘草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个体差异甚大,每个人对甘草的敏感性不同,有报道每天服用甘草酸二铵250 mg/天,连服7天后就出现了低钾症状,也有报道每天服用7片复方甘草片,长达3年才出现低钾症状。相对来说老年人、妇女、儿童、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患者更易发生,此类患者使用甘草制剂须特别注意监测。
3.为预防或减轻滞钠排钾及水肿等反应,含有甘草的中药方剂如果如果久服,可在配伍中适量加用泽泻、茯苓等利水渗湿药,并注意低盐饮食。
4.在应用甘草酸制剂时,应定期检查电解质(特别是血清钾值)和测定血压。当血清钾降低时,可考虑停药。
问题五:甘草制剂引起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策略?
1.立即停用甘草制剂。若出现轻度不良反应, 一般无需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2.如果出现低钾血症,需适当补充钾盐。嘱咐患者进食钾含量高的水果蔬菜,口服
3.限盐:每日<5g,
4.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使用上皮钠通道阻滞剂(ENaC抑制剂)阿米
5.对于限盐不严格导致降压疗效欠佳的患者,应在早期应用ENaC抑制剂基础上联合应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结束语
甘草制剂类药物临床常用,特别是甘草酸类药物疗程较长,且多为门诊患者,疏于监测,可能导致诱发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在应用时应定期监测电解质、血压,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药物的不良反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