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国家五部门下发《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24〕4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不断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预示着一批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及经济运营效益不好的一二级医疗机构将会实现率先转型,有效应对医院倒闭潮的冲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医养结合”。国家四部门印发《关于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24〕26号),国家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24〕40号),预示着一批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及经济运营效益不好的一二级医疗机构将会实现率先转型,有效应对医院倒闭潮的冲击。
一、《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围绕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从四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一是加强质量管理。要求医养结合机构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诊疗规范和行业标准。将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纳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紧密型医联体统一管理。
二是提升服务质效。推广团队服务模式,建立由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康复治疗人员等组成的服务团队,提供综合连续的健康服务。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加大医保支持力度。发展居家社区服务,推进“互联网+医养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引导医疗、护理、医养照护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就业,支持退休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工作。拓宽院校培养与机构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培训路径。
四是保障服务安全。要求医养结合机构健全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好传染病防控。各级卫生健康、民政部门分别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进行行业监管,医保部门加强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的监督。
二、一二级医疗机构为何要转型?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卫生健康部门与民政部门要建立医养结合工作沟通协调机制。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协议合作,进一步整合优化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提供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基层积极探索相关机构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按需规范转换机制。
《指导意见》强调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增加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床位数量。
为何强调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主要基于这些地区医疗市场竞争力大,医院住院患者较少,床位使用率较低,特别是DRG/DIP付费下,受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和大医院虹吸效应的影响,导致医院缺乏竞争力致使运营困难,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这些医院都是公立医院,如果靠政府财政补贴支持运转,将会加重财政的负担。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状况,如何盘活这些医院的资源为适老化服务,医养结合成为医院转型的重要出路。医养结合服务不如医疗服务效益好,医养结合业务属于卫健和民政部门的双重管理,这也是医院不愿因转型的原因所在,单靠行政宏观调控转型推动,也会阻力重重。
对于不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运营管理不好亏损严重过剩的一些一二级医院,严格控制亏损不能发绩效,发挥市场作用,这些面临倒闭的一二级医院才会有意愿转型,活下来总比倒闭好。
三、一二级医疗机构转型的运营管理
对于转型医养结合的医院,运营管理与单纯的医疗服务管理,不是完全相同,需要弥补“养”的管理这门课程,向医养的结合的精益运营管理,主要基于五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加强慢病管理、老年科、中医等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医养结合的医院,主要面对的对象是老龄化人群,医院要加强老年疾病学科能力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二,医养健康管理团队结合。围绕老年患者群体,围绕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建立由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康复治疗人员、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健康管理师、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等组成的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综合连续的健康服务。支持药师、营养师等加入服务团队,满足老年人科学用药、营养改善等需求,最大限度帮助老年人维持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开展中医养生保健、营养指导、药膳食疗等活动,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体育运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推动优质中医药服务进机构、进社区、进家庭。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以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中医药服务,推广应用针刺、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熏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
第四,医为养用养为医赋能。医养结合医院,在侧重老年性疾病专科能力建设的同时,主要考虑为养所用,为养提供医疗保证。通过养老的医疗服务,为医院拓展服务人群和经济收入源泉。
第五,信息化数据驱动。通过建立互联化+服务,拓展医养结合渠道,方便就诊就医,通过信息化建设,为绩效考核提供数据支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医养结合转型医院,要想获得重生,应加快思路转型,快速熟悉医养结合之路,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微信公众号,作者:秦永方
原标题:《政策鼓励一二级医院转型护理院、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