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国家卫健委:为护士松绑减,尽量减少重复性考核竞赛等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 改善护理服务”。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5·12护士节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采取暖心、用心举措,关心爱护护士、强化人文关怀,落实各项惠护政策,进一步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切实推动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5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发展护士队伍、改善护理服务有关情况。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女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先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先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在回答提问时提到,近十年来全国护士队伍总量以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每年约有30万左右的新护士加入到护士队伍中。2022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超过52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约为3.7人。全国医护比为1:1.18。护士队伍的学历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都得到了不断提升。

 

邢若齐表示,下一步将持续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持续增加护士数量。推动实施《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导督促各地医院按照床护比等护士人力配置指标,结合各地工作任务需求合理增加和配置护士人力。到2025年,全国护士队伍总量力争达到550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基层护士数量达到120万。

 

二是保障护士合法权益。深入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督促医疗机构为护士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合理弹性安排班次,关注护士身心健康。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开展护士服务能力培训行动,重点加强老年、儿科、重症、急诊、传染病、康复护理等紧缺急需专业的护士培训,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到2025年,上述紧缺护理专业护士参加培训的比例不低于90%。

 

四是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推动医院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施基于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都对编制内外护士统筹考虑,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进一步调动护士积极性。


优化护理的评价指标

让护士的付出更有收获,工作更有奔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在回答提问时表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职工总数是7122名,护理人员有2728名,占比高达38%。护理团队的战斗力,也决定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力,所以护士稳定,显得更为重要。


从医院层面来说,围绕稳定护理队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医院构建了护士的分层培训体系,围绕“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胜任力为核心”的培训体系。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同时医院开展了危重症护理项目的培训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到相关科室做3-6个月培训,并且进行考核。经过培训的护士,在日常的危重症抢救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0年,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中有100名护士,2022年,援藏医疗队里面有23名护士,特别是在2022年年底,危重症的抢救过程中,医院迅速组建了21个亚重症病房,在这些病房快速安全运行中,护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护士也获得了职业的成就感。

 

二是医院方面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在这方面,北医三院向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倾斜。同时,医院特别颁发“优质护理津贴”和其他奖项,让护士更有成就感,更有价值的体现。

 

三是护理文化的建设。好的护理文化可以稳定队伍,只有护士满意了,患者才会满意。所以“专业、温馨、尊重和成长”是北医三院的护理文化,这样的文化深入到三院护理人心间,同时让人感觉到温暖的“三米阳光”行动也是三院的一个护理品牌。激励有保障,能力有培养,多元化的发展,使护理团队有干劲、有希望。

 

“近五年来,我们的护理队伍相对稳定。作为一名院长,我自己也感觉到非常自豪。同时我自己是一名胃肠外科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对护理的重要性深有感触。”付卫表示,护士是医生的“第二双眼睛”,这“第二双眼睛”对医疗质量的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护理团队对患者手术后康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手术康复顺利,离不开护理团队,包括吃什么、喝什么、吃多少、吃什么样的种类,同时大小便如何去观察,这都是护理团队在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护理团队能够积极的加入,这样病人术后的康复才能够顺利有效。

 

对于医院来说,下一步为了更好体现护理的价值,稳定队伍,将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将护理工作放在战略的位置来统筹,放在医院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推进,探索新的护理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专业作用,体现护理的价值。

 

第二,要增加多层次的护理人才的培养,打造精品培训项目,让优质资源辐射到更多的人群。

 

第三,优化护理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让护士的付出更有收获,工作更有奔头。


为临床护士松绑减负

尽量减少重复性考核竞赛等


 

谈及国家在改善护理服务方面的措施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表示,自2010年启动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改善护理服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护理问题,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开展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和贴近社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举措:

 

一是加强基础护理,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医疗机构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护士为患者提供医学照护、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健康指导、人文关怀等身心整体护理服务。

 

到2025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责任制整体护理覆盖率要达到全院100%。要改善护理服务,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对患者的关心关爱。

 

二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贴近临床。加强患者巡视和病情观察,严格落实核心制度,规范实施各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夯实护理基本功,推动临床护理专业化发展和护理人才培养,助推护理高质量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为临床护士松绑减负,尽量减少重复性考核竞赛等,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贴近临床,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

 

三是拓展护理领域,促进护理服务贴近社会。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借助信息化手段,为有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

 

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切实增加社区和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供给,就近解决群众急需的护理问题。

 

四是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医疗机构要从人、财、物等多方位加大对改善护理服务的保障力度,加强护士人力配备,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信息化支撑,健全后勤支持系统,让护士最大限度投入到临床护理服务中,让群众有更好的就医体验和感受。


要建立患者安全与体验研究中心


 

谈到医院如何改善护理服务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表示,要做“有温度的医院”,“温度”主要来自护理团队。

 

北医三院的门急诊量常年处在北京市前列,门急诊量去年达到434万人次,出院人数超过了14.5万人次,手术例次超过了8万,开放床位有2300多张,护士是2728人,床护比超过了1:1。正是由于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才使量和质能够同步提升。所以医院护理工作围绕着“专业”和“温度”两个关键词,不断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从门诊的角度,为了患者就医更方便,护理团队成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及时解决门诊中随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门诊的服务流程。比如在换药方面优化了流程,使换药患者等待时间仅有15分钟。

 

围绕住院患者少跑路,住院管理中心的护士们不断优化住院流程,使住院患者满意度稳步提升。

 

同时,为了缓解手术患者用血难的问题,医护团队共同开展了“预存自体血项目”,大大缓解了用血、配血、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用血难的问题。

 

护理团队提出了“无障碍手术”服务理念,只要有需求,护士团队随时在线,为北医三院手术量突破8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另外还拓展了护理服务,北医三院互联网医院增设了“互联网+护理项目”,组建了孕产妇一体化管理、肠造口护理等13个护理团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方便了老年患者、行动不便的患者、孕产妇及新生儿等特殊群体的就医。

 

下一步,北医三院将进一步改进工作,围绕以下四方面来进行:

 

第一,要持续关注患者就医过程的难点。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呼叫中心等多种措施,增加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第二,要建立患者安全与体验研究中心,从患者的视角了解患者,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优化护理服务的流程,完善服务项目。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优化特殊人群和急难危重患者的服务,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进一步优化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要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加强居家护理的智慧化管理,依托社区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特殊群体主动提供高质量的帮助,要构建“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的互联网服务模式。

 

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范围

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


 

在谈到“互联网+护理服务”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表示,自2019年我委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计2000余个医疗机构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出院患者、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了7类60余项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项目,打通了专业护理服务到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范围。指导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精准对接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需求,不断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可及性。

 

二是持续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供给。指导各地聚焦群众需求,统筹区域医疗资源,将“互联网+护理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延续性护理等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照分级诊疗的要求,结合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在“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健全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制度规范。在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服务模式、服务规范、运行机制和技术标准等,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纠纷投诉处理机制等,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序规范开展。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表示,山东省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

 

一是探索分层分类的服务,推动建立以县域为单位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共同体,整合区域护理资源,完善分工协作机制,三级医疗机构提供指导和帮扶,二级和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体,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参与,将群众的就诊、住院信息和健康信息相结合,分层分类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

 

二是探索服务质量云监管。将“互联网+护理服务”纳入医疗机构“鲁护约”云监管平台,推进服务价格分析、耗材使用、满意度测评、医疗废弃物处理、不良事件上报等云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确保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

 

三是探索推广医保支付。在医保支付范围内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居家护理服务项目,经相应备案程序后,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通过以上举措,到2023年8月底,山东省将有60%以上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到2025年全省一半以上的县将推行一体化管理。

 


上一篇:被喝到停产的农药——百草枯真的无药可救吗?
下一篇:“二阳”是否对身体危害更大?会留下后遗症吗?

关键词: 国家,护士,松绑,尽量,减少,重复,复性
img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院长袁六妮

系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理事、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石家庄市劳动模范,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以血液病的临床研究为主题,汲取传统医学精华,在攻克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