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移植前沿论坛精彩纷呈!

“尊重、传承、协作、创新”,秉承这一宗旨,国内外著名专家共话血液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在众多专场中,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会场精彩纷呈,不容错过,多位学术大咖共探HSCT的最新研究进展。医脉通现将会议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老年急性白血病HSCT方案的建立和优化


01.png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针对《老年急性白血病HSCT方案的建立和优化》做出精彩报告。


老年急性白血病(AL)的治疗应考虑危险度分层及个人身体状况,有条件者应尽早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老年A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国内老年AL患者的移植比例偏低,原因可能是患者对移植相关并发症和高死亡风险有所顾虑。研究表明,接受“北京方案”移植的老年AL患者,其疗效及合并症与年轻白血病患者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此外,新药联合HSCT的多重治疗新策略具有应用前景。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01.png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方平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永平教授的共同主持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晓文教授从发病率和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等方面深入解读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TA-TMA是移植后治疗相关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建立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高危TA-TMA人群。TA-TMA的一线,二线治疗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生存率,此外,指南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流程便于各中心进行TA-TMA的全程化管理。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01.pn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自敏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姜尔烈教授分享了aGVHD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防控是HSCT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可预防亲缘全相合移植后GVHD。此外,一线治疗失败的aGVHD患者的2年非复发死亡率较高,一线治疗失败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的10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约为38%,激素治疗无效将缩短约50%的总生存率。有研究表明,巴利昔单抗治疗激素抵抗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安全有效,芦可替尼对各个器官的SR-aGVHD均有效,α1-抗胰蛋白酶(ATT)后线治疗激素抵抗型移植物抗宿主病(SR-GVHD)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国专家共识的解读与思考


01.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明教授的共同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曦教授深入剖析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cGVHD的发病率较高(30%-70%),可累及全身任何器官,病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cGVHD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应给予充分时间判断药物的疗效,避免频繁更换药物,此外,cGVHD可作为慢病进行管理,定期进行cGVHD器官动态评分,判断治疗效果,配合cGVHD的综合治疗(如感染预防、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心理干预等),逐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达到治愈目的。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选择


01.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陈文明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卓刚教授的共同主持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罗依教授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选择》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针对患者的疾病状态和年龄选择最佳供者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复发率,最佳单倍相合供者倾向于选择年轻、男性、子女供者。年轻高危患者优选单倍相合同胞供者(HSD),较同胞全相合供者(MSD)移植复发率降低,生存率提高,而旁系单倍移植可作为无直系供者的替代选择。此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已不再是供者选择的禁忌。未来还需克服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障碍,进一步扩大供者来源。


CAR-T与移植


01.png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代红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吴秉毅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开林教授针对《CAR-T与移植》做出报告。


Allo-HSCT前的肿瘤负荷与移植的远期疗效密切相关,复发/难治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在移植前应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清除肿瘤负荷,可更好地提高移植疗效。


桥接allo-HSCT时机,应在CAR-T输注后3-6个月之内(输注30天后对CAR-T疗法作出全面评估,并做好allo-HSCT的准备)。研究已证实,allo-HSCT后复发的B-ALL患者应用CAR-T治疗安全有效。


儿童移植领域的进展


01.png


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所李春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静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程翼飞教授分享了儿童移植领域的进展。


儿童HSCT事业蓬勃发展,移植例数逐年增长,移植与新技术及药物结合可改善移植结果。免疫治疗与allo-HSCT联合治疗儿童白血病可有效诱导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CR后桥接移植可获得长期生存。此外,HSCT规范化对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2021年更新版)


01.p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峰蓉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郭梅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于谦教授深入解读了《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2021年更新版)》。


免疫治疗如CAR-T疗法与单倍体移植的结合或桥接,使移植后复发的治疗变为可行。研究表明,在复发难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CAR-T疗法桥接单倍体移植巩固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此外,在白血病等血液恶性肿瘤中,形成了“首选供者特异性抗体(DSA)阴性、年轻、男性供者”的优化选择原则,而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和子女均是适合患者的供体,移植的生存结局相似。


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01.png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胡亮钉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宋献民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小玉教授进行了题为《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精彩报告。


脐血移植(UCBT)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及较低的cGVHD发生率,是较好的GVHD和GVL分离的移植类型。随着对HLA配型的不断认识、最适脐血的选择、预处理方案的改进、移植并发症如植入前综合征(PES)及移植后复发的管理,UCBT已取得与其他allo-HSCT类型相当的总生存率和更好的移植患者无GVHD生存率(GRFS)。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脐血干细胞基础生物学的创新研究、PES及GVHD的精准治疗、移植后复发的防治,从而进一步提高UCBT的GRFS,使UCBT造福于更多患者。


HSCT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


01.png


河南省肿瘤医院符粤文教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高峰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宣丽教授对《HSCT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精彩分享。


遗传学和动态微小残留病(MRD)的分层治疗可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在诱导、巩固、预处理期间加入AML新药,可优化HSCT治疗策略。此外,抢先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应用干扰素(IFN-α)有助于减少移植后复发率,低甲基化药物(HMA)在AML移植后维持治疗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BCL2抑制剂维持治疗也受到广泛关注。


移植治疗MDS


01.png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刘利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梅教授的共同主持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荧教授进行了题为《移植治疗MDS》的报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大约为70岁,国内MDS移植患者相对年轻,有较大的提升空间。Allo-HSCT是高危MDS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国内老年MDS患者存在较大临床需求,需要全技术体系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allo-HSCT的疗效。此外,移植后复发依然是治疗的痛点,桥接治疗有降低移植后复发的潜力,桥接治疗的方案随着新治疗方法的涌现,也在不断改良中。


移植治疗ALL


01.png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万鼎铭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王志国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胡炯教授针对《移植治疗ALL》做出报告。


Allo-HSCT是ALL的重要治疗手段,显著降低标危和高危ALL的复发率,allo-HSCT后维持治疗也可进一步降低复发率。此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整合在初始治疗中提高了Ph染色体阴性(Ph-)ALL和Ph染色体阳性(Ph+)ALL的疗效。


大会总结


在热烈的学术碰撞和意犹未尽的探讨后,本次会议落下帷幕。随着HSCT技术不断成熟,移植病种不断扩展,移植患者年龄不断突破,国内外HSCT病例数迅猛增长,但探索永无止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期待未来有更多创新药物和先进技术问世,造福更多患者!


上一篇:塞利尼索为PTCL和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下一篇:医务人员离职潮冲击全球,与疫情有关吗?

关键词: 细胞,淋巴,淋巴瘤,患者,带来,治疗,选择
img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院长袁六妮

系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理事、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石家庄市劳动模范,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以血液病的临床研究为主题,汲取传统医学精华,在攻克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相关文章推荐